top of page
singing bowl cert course jan 2024 blog post banner.png

你是哪種MBTI?準到爆的心理測驗?別被測驗結果操控自己!



近年興起MBTI十六型人格測驗,不論是打開話題或老朋友閒談,相信你也有聽過別人問:「你的MBTI是什麼?我是......」或者是,在社交媒體上看見別人分享心理測試結果,自己試試看後驚呼:「這就是我!」測出自己是「心思細膩的焙茶蛋糕」和「見解獨特的黑貓」之後,你有沒有想過,測驗結果為什麼能這麼「準」?


一、喜聞樂見的心理測驗

不論測驗結果的準確程度如何,許多人都熱衷於嘗試不同種類的心理測驗。透過回答主觀選擇的問題,去獲得一個關於自己的結果。這些結果往往是一目了然的分類,例如代表你的顏色、形狀、動物等,令人一眼便可以將複雜的人分成不同類別。當遇到與自己相同或「合拍」的類別,便覺得是懂自己的同類人(Us)。相較之下,其他類別很容易被我們當成他者(Them),在社會學上被稱為社會身份理論。再加上這些測驗通常突出我們的積極特質和優勢,增進我們的群體歸屬和自豪感。它滿足了我們的群體認同、自我理解和積極自我形象的需求。所以,即使我們明白測驗的科學性存疑,我們仍希望透過參與以得到群體認同。


二、誤認為準確

細心留意測驗結果,你有沒有看過像這樣的句子?

  1. 你希望受到他人喜愛,而且對自己很有要求

  2. 你會給人強硬、嚴格和自律的形象,掩蓋着不安與憂慮的內心

  3. 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而自豪

  4. 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善於交際,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


如果你覺得以上句子準到爆,很可能你已經被「巴納姆效應」影響。心理測驗經常給出這些模糊且所有人通用的描述,令用家認為測驗結果是獨特、針對他自己的,特別是「有時候......」的語句。同時,測驗結果分析往往以正面評價居多,利用人更傾向接受正面結果的自利偏誤,選擇性地相信支持自己想法的結果。那些不太符合預期的結果,往往會被忽視或合理化。因此,就算是空泛且缺乏科學依據的結果,也經常被視為「準到爆」。


三、被心理測驗反向控制

雖然測驗結果可能並不準確,但它有機會改變測驗者的自我形象,令我們誤認為那些分析是正確無誤的。實際情況是,人們因為相信了測驗結果,繼而改變自己的行事方式以貼合那些描寫,使得最初不準確的描述最終變得準確。這種「自證預言」的現象凸顯了心理測試塑造個人身份和行為方面的潛在影響。我們在解讀測試結果時必須小心謹慎,為了符合預言而放棄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四、跳出心理測驗,做自己

將心理測驗簡單當作閒餘消遣,其實並無大礙。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增强自信心,避免依賴心理測驗來獲得群體認同感。測驗結果其實都只能反映我們的一部分性格或特徵,簡單的分類、標籤並不足以反映人的變化性和多面性。比起關注測驗結果如何準確,我們反而應該留意測驗過程中的自我發現和反思。透過反思、與他人交流和學習來多元化地了解自己,無疑比測出自己是哪款蛋糕更為可取。


0 則留言

​最新活動及課程推介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