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inging bowl cert course jan 2024 blog post banner.png
作家相片PLUS Wellness

依附模式與親密關係


拆解4種依附模式!嬰兒期與母親的依附模式如何影響與伴侶相處?|Wellness+ 誌|HKFYG Wellness PLUS
From Freepik

如果將猴子寶寶關在一個籠子,籠裡放有兩個假的猴子媽媽,一個是會提供奶水的由鐵絲造的母猴,另一個則是不會提供奶水的絨布母猴。你猜猴子寶寶會到鐵絲母猴,還是絨布母猴身邊呢?這正是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著名的代母實驗,結果顯示猴子寶寶傾向與絨布母猴相處。


一、甚麼是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上述實驗證明了哺乳類動物的成長不能只有食物,更重要的是情感需求及身體接觸。哈利‧哈洛認為依附是基於一種讓人舒適的觸感,另一位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的依附理論,則認為嬰兒對照顧者的依附行為是基於演化上的遺傳因素,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天生的本性,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會依賴最主要的照顧者。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二、四種依附模式

四種依附模式--拆解4種依附模式!嬰兒期與母親的依附模式如何影響與伴侶相處?|Wellness+ 誌|HKFYG Wellness PLUS
四種依附模式

1965年,發展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提出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來驗證母親與嬰兒依附的關係。在情境測驗中,幼兒會被帶進一個陌生房間,房間內擺滿玩具。母親在場時,會鼓勵幼兒探索周遭環境,幾分鐘後母親會短暫分離,再重回現場。測驗歸納出孩子有以下四種依附模式:


(一)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母親在場時,孩子敢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稍微緊張、不安,但仍可和陌生人友善地相處;當母親返回時,孩子表現得愉悅並尋求肢體上的安慰。


(二)焦慮矛盾型依附(Ambivalent Attachment)

母親離開後,孩子會呈現出焦慮、哭鬧等狀態;母親返回後,孩子產生矛盾的表現,孩子會跑向母親,但是母親要接近他時,卻會跑走,或者對母親拳打腳踢,似乎以行動怪罪母親先前的遺棄。


(三)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的痛苦反應;母親回來後,也不會表現得高興,常用忽略或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周遭事物的變化。


(四)混亂型依附(Disoriented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孩子沒有特定的反應模式,而是會根據環境來表現出焦慮矛盾型依附策略或逃避型依附策略。


三、影響依附模式形成的因素


為何嬰孩和媽媽之間會形成截然不同的依附類型呢?媽媽的態度、嬰兒本身的性格、環境因素(如貧窮、疾病、夫妻不和睦等)都會造成影響。現代心理學的依附理論普遍認為安全型依附來自於媽媽充滿責任感的愛護;焦慮矛盾型依附的形成是由於媽媽的行為表現得忽冷忽熱,而且不太回應嬰孩的需求;逃避型依附的形成則是媽媽對嬰孩會表現出厭惡或過份騷擾的行為;至於難以分類的混亂型依附,有證據顯示80%的嬰兒曾遭受媽媽的體罰。


四、依附模式如何影響你與伴侶相處?


「問世間情為何事?」愛情為何如此複雜難解,除了受環境、個性等影響,還有一個核心因素——依附模式。兒童在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成年人依附類型也分為四類︰


(一)安全型依附

能自信地處理好愛情關係,了解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也能尊重和信任對方,是在成長過程中在情感和安全感都獲得滿足的人。


(二)焦慮矛盾型依附

內心渴望建立一段親密關係卻難以完全信任對方,容易過於專注在伴侶身上,而且傾向於對任何感知到的關係威脅反應過度,需要不斷的安慰和來自伴侶的大量關注。


(三)逃避型依附

不輕易相信他人,喜歡自由自在,把重心放在工作跟興趣上。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對重要的人失望,所以養成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他人的行為模式。


(四)混亂型依附

一方面希望對方能接納自己,另一方面又害怕親密關係會帶來傷害,不相信有人愛自己,對伴侶的感情經常在愛與恨兩極之間搖擺不定。


五、不安全依附模式的人,可以如何改善與伴侶的關係?


焦慮、逃避和混亂依附都屬於不安全依附模式。在愛情裡,許多人最怕的事情就是得不到「安全感」。找回安全感的幾個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找到一個內在較具有安全感,同時亦能給予你安全感的交往對象,透過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等方式讓對方促發你心中微弱的安全感。心中的安全感是會逐漸聚沙成塔,變得更強大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身為不安全依附的人,必須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否則有可能反過來不斷促發伴侶的不安全依附感喔!


----------------------------------------------------

參考資料:


陶國璋:《愛的盲點‧上‧新編》,香港:中華書局,2020年,頁82-86。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依附理論與依附類型


依附理論:為何會覺得動物的嬰兒可愛?


依附理論(二):將依附分類的標準測試程序Strange Situation Test


依附理論(三):嬰孩沒安全感?認識四種依附類型


依附理論(四):形成不同依附類型,有什麼影響因素?


愛情依附理論(1):「極度需要感情」與「極度害怕感情」的兩種人


​最新活動及課程推介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